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姊妹】試讀~衝破黑白的平凡勇敢.不平凡

一本好書在翻開的頭幾頁便會讓人心知肚明
而這本書毫無疑問的正是如此
那種感覺就好似一顆心給沾了膠
黏在那對立分明的黑白扉頁上
撕也撕不下來
而隨後還會發現自己那手指也像發現桃花源的凡夫俗子
越發不可自拔
只剩下做出翻頁動作的力量而已


【姊妹】 The Help一書背景設定在1960年代
是一個建立在黑白人種之間種族歧視上的故事
自古以來
黑人之於白人始終是次等國民
在那個距林肯總統偉大的宣佈解放黑奴起已達一百年的年代
白人仍舊根深蒂固的將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加諸在這些黑皮膚的人們身上
說他們帶病
說他們髒
說他們愚笨
說他們自甘墮落的沒有規矩
然後冠冕堂皇的築起一道高牆
理所當然的不與之平起平坐
甚至
連坐同一張馬桶都嫌棄


這何止是皺眉嫌棄呢?
連奪人性命都如此輕易的被視為正確且應當的手段
痛歐一頓跟關進大牢已算是優待了


在那樣極度不平等的環境
黑人連開口表達真實的想法都能使性命垂危
更遑論站出來爭取自己的人權
長期的打壓不但讓這個世界將錯誤的觀念代代延續
那實際根本不存在的優與劣界線也因著血淚而染成了紅色


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
黑女人愛比琳李佛太太的女傭
而李佛太太是個連自己孩子都懶得看一眼的白女人
愛比琳幫傭的經驗及黑人身份讓她的人生有著有口難言的故事
愛比琳的好友米妮則原本是李佛太太好友希莉的母親的女傭
與希莉起爭執後失業導致生活岌岌可危
好在因緣際會下米妮進了一個與一般白太太舉止差異頗大的西麗亞小姐家做事
只是西麗亞似乎永遠處在狀況外
甚至包括那條黑白界線也看不清
反觀希莉卻是個徹底支持種族隔離、擁有極度且誇張優越感的白人
高高在上的她不但篤信黑人帶有病毒
還打算推行家家戶戶設置黑人專用廁所
於她而言
只要是將黑人貶低及築起分隔高牆這類的事絕對是豪不留情且不遺餘力
她另一個好友史基特小姐則不以為然
史基特小姐的夢想是當一名作家
毫無經驗的她在思考自己創作主題的同時
因眼看周遭朋友與黑女傭的互動
及思念著將自己帶大的女傭
而起了訪談黑女傭而寫成書的念頭
這一連串密切且難解的習題
在黑白交織的線條下
在密西西比洲即將化成一本名叫「幫手」的著作
並在那明顯的界線上
伸出一隻跨越種族的隱形之手
牽連起雖然薄弱但不可忽視的力量


若單純以探討歧視及隔閡這個角度來看待這本書
無疑會小覷它帶給人的省思及影響
【姊妹】一書以女性的角度為主
以黑女傭及白太太的互動來刻化出那個爭鋒相對的年代
卻在那些看似堅不可摧的衝突中
讓隱藏在底下的矛盾及情感
一絲一線的滲透出來
那些思緒並不是只有黑與白那麼絕對的簡單
在不懂事且觀念未經污染的白人女娃兒眼中
與自己朝夕相處的黑女傭才是自己的依附所在
但長大後又無可避免的被教育成將黑人視為低賤人種的白女人
那些明明抱著關懷及慈悲的白女人
卻仍得假裝自己與身旁的朋友觀念一致
明明想對有恩於自己的黑人表達謝意
或想視其為朋友
卻唯恐被當成異類排擠而噤不作聲
而那些被欺壓的黑人們則是明明憤愾的想大聲怒罵
卻只得為了生活甚至生命吞忍
任由恐懼佔據心中
視爭取權利為畏途
唯恐情勢往更意想不到的惡劣方向一路奔洩而去
作者將書中每一個主角及配角內心的衝擊都刻化的栩栩如生
讓這些人物都擁有最真實且最強烈的情感
在那個被社會枷鎖綁住的環境
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感動人心
像從門縫中偷渡進屋的煙霧
起初如此不著邊際
卻在發現時早將周遭化成了一片霧茫茫
讓人不得不被包圍


另一個讓人翻閱書頁而欲罷不能之處在於
作者凱瑟琳.史托基特(Kathryn Stockett讓三位主角輪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來描述
貼切且真實的傳達那些人在那當下的情感
而這些主觀的敘述及故事發展卻還是不斷前進的
不但沒有任何重疊贅述
在那個流暢的前進中還恰到好處的補強了一些從他人觀點描述時不足的部份
這些敘述中
不僅當下的故事讓人想關心
已發生的事件讓人唏噓
還每每在轉換人物時埋下伏筆及讓人迫切想要看到結果的種子
只因作者讓這些未知的後果對人物們顯得無比重要
也讓探索後續發展的過程在讀者的心中佔了極大的位置
其中有主角們因恐懼而隱藏在心中的秘密
因未知而無法解答的疑慮
因關懷而猶豫不決的徬徨
但那過程又好似現實
即使日子難過時光依舊飛逝
即使看不見終點的位置還是得往前
所以推著我們將紙張一頁頁飛翻舞動


在書末作者的自述中
我們可以想見作者似乎就著自己的經驗
化身為書中的史基特小姐及愛比琳疼愛的白人娃兒
讓這本書成了書中書
本書的英文原名也呼應的命取為The Help
與書中那本跨越種族超越恐懼、將人心緊密的連結起來的著作同名
無論書與現實
這些都不是什麼民權運動領袖或提倡平等及和平的偉人
僅是一群選擇講出真實想法
誠實面對自我及內心聲音的人們
不是強大且誇張的推動什麼改革
微小平凡卻顯得勇敢且偉大
那些聲音無關乎膚色黑白
只想讓我們看到在一個錯誤的框架中還存留對的事
那之中人種皆沒有什麼不同
優劣的只剩我們的心
但不可否認的現實是
從久遠的年代迄今
拆除這面隔離高牆的過程是多麼殘酷且血淚交織
我甚至不知知名的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的夢想如今是否真算實現
此時我只覺得我身來幸運
如此幸運的我們無權只靠視覺、主觀及刻板的印象待人
一視平等是我們唯一且不變應保持的態度


990724




感謝商周出版第七編輯室提供試讀



延伸閱讀:


初衷:我也想說一個故事....by第七編輯室


馬丁.路德.金恩  《我有一個夢想》演講稿節錄


------------------------------------------------------------------------


【姊妹】  The Help


凱瑟琳.史托基特(Kathryn Stockett /      王娟娟  /
商周出版(20100729


------------------------------------------------------------------------

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

【獵殺幽靈寫手】試讀~ 政治是一堆秘密的集合

【獵殺幽靈寫手】  The Gost 的作者羅伯特.哈里斯(Robert Harris是英國重量級小說家
知名作品為曾搬上大螢幕的【攔截密碼戰】Enigma
以刻化權力人性入微、劇情驚悚刺激著稱
本作品則是榮獲2008國際驚悚作家協會最佳小說獎
翻拍成的電影由伊旺麥奎格 (Ewan McGregor)、皮爾斯布洛南(Pierce Brosnan)主演
將於2010/7/30在台上映
同名小說則同步於本月由商周出版社出版
而我這篇小小地、登不上檯面的文章就是要來錦上添花一下
好沾點這本書的絢爛的光芒




其實我一直在思考到底該從什麼角度來寫這本書
這是一本我不擅長且較少接觸的類型小說
可能是因為腦袋對這種政權鬥爭會不自覺產生一種防衛機轉的關係
通常這類作品我大多以觀看影片為先
至少聲光並存的生動畫面加上肢體動作對情緒張力的加強作用
可以讓我快速且有效的理解並融入劇情
所以
直接閱讀並書寫這類書籍的心得對我來說可算是一種挑戰及突破
無法深切的部份就請大家見諒吧


本書的主角是一個沒有名字的幽靈
而所謂幽靈的是因他負責幫各名人代筆
撰寫回憶錄
身為一名幽靈寫手
他本身到底是誰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能是否能成功化身成僱用他的人
將這位暴露在眾人目光下的主角
以真切、寫實的文字
將他引人注目且合適合宜的形象給呈現出來
這回
以天價僱用他的是前英國首相亞當.朗
但俗話說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且獲利越高所付出的代價也相對提昇
接下這份工作的寫手不但必須在短短四周內修改完成長篇著作
亞當.朗還正受政治犯罪案件纏身
前任代筆的死亡原因也顯得可疑
工作時所接觸的所有相關資料不但隱蔽保密到家
那看似無用且沒有出版價值的前任手稿裡
與亞當.朗無法與文獻及資料驗證的自我說詞中
到底還隱藏了什麼秘密
為了寫出這回憶錄而發現的真相
會不會讓這個幽靈寫手從此成了真正的幽靈
連命都丟了?


政治人物的一張嘴總是花睿睿(台語)
沒有兩三把刷子鐵定難以在那個隨時得保持警戒的世界過活
但即使我們確實的明白是這樣
那其中的權利鬥爭又豈是我們這種市井小民所能理解?
即使我們看著新聞實況轉播
從那些西裝筆挺的人口中吐出來的話語
及臉上的瞬息萬變的表情
又有誰能百分之百的肯定那就是真實的面貌?
每每碰觸政治相關的議題
我總難免在心裡犯低估:「人難道就不能單單純純的過日子嗎?」
所謂政治
不就是管理眾人之事
也就是為了管理這個國家、社會的各種運作、或糾紛及爭執
而必須進行的一些活動
這件事出發的本質該是為了能使這個世界更能有效和諧的運作
但重點卻在於它連帶附屬給一群人相當大的權力
人是一種很難解釋的動物
在擁有了這個能化成有形的無形之物後
便讓許多含著秘密的調度手法也跟著一起誕生
在這本結合了國際政治、權謀等黑暗面的【獵殺幽靈寫手】
便是透過一個將自己放進一場鬥爭裡的寫手
將那些原本遙不可及的人物(即使他是虛擬的)背後隱藏的事實給挖個明白
就如同古今中外歷代的掌權狀況
操盤者與傀儡
暗箭與盾牌
你來我往的讓人覺得這池果真是溷濁難清的水
還是敬而遠之為妙
但這些陰謀也正是使這部作品產生極大的張力的所在
隨著代筆者對真相的探索
讀者彷彿也能一窺那個世界的秘密


凡事都有兩面
人具備隱藏秘密的能力
自然也擁有能抽絲剝繭及明查暗訪的腦袋
我想這也就是單純通常只能活在童話裡的原因吧
尤其是對這些高高在上的人來說
更是如此


「在生命過程中很成功的人,鮮少回憶過去。他們的目光永遠都放在未來:這也是他們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需要幽靈--讓他們變成血肉之軀,就是這麼簡單。」~ p75


這些人連自己的一生都回憶不出來
甚至不覺得回憶這些有什麼值得
眼前只剩功利的人生是怎麼樣的?
連屬於自己的美好都偽造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那些悲哀我都難以想像
但世上這樣的人可真不少吧
我聯想到生活中難以避免必須以公事化的角度去處理的各種事情
尤其是那些龐大、必須、卻又與自己真實想法不相同的事
這時的我們就同幽靈寫手般無須關注自己的個性
只需瞭解頂頭上司想要傳達什麼效果
代筆將文字美化到能發揮它的功效
卻同時又讓自己身處其中
只得在秘密的核心把自己如真空包般抽離
以免落得進退兩難被獵殺的下場
我沒有看過多少相類似的小說
但這本書以一個幽靈寫手的角度去看待一個名人
其中的描述讓這本書除了政治色彩外
還多了些人性
就像上文中所說的有血有肉
文字是操弄人心的利器
但在用文字把這世界變的生冷堅硬之後
同樣的也能用文字再把它給變回來
這點怎麼說都是值得慶幸的事


簡而言之
這本書適合喜歡劇情類型的朋友閱讀(尤其是那種喜歡挑戰深度內容的朋友)
且這將會是場需要進入虎穴才能得到虎子的挖掘真相之旅
而像我這種天生崇尚單純、遇到政治主題就腦袋打結的朋友也別擔心
跟著我一起期待電影的上映吧!
你瞧瞧這預告片不挺吸引人的嗎?

「要讓他們在你身上看到與他們自身相同的事情。因為即使我對政治事業一無所知,但我還是知道一點:一旦你得到了讀者的共鳴,他們就會跟你上天下地。」~ p74

而作者在書中也都這樣告訴你了
不是嗎?

990718

-----------------------------------------------------------------------


【獵殺幽靈寫手】 The Gost


羅伯特.哈里斯(Robert Harris  /         麥慧芬  聞若婷  /  
商周出版社(20100727


-----------------------------------------------------------------------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我回來尋覓你】試讀~人生.態度與承擔




紀優穆索 Guillaume Musso的書久仰大名已經一陣子了
這個以最溫柔的法式療癒天王著稱的作家
2004年,出版了第一本小說【然後呢
便在法國書市締造了驚人的銷量
台灣在2009年出版中文版時
本書也引起許多書友們廣大的迴響
我便是在那時候得知這個作家
並對他將懸疑及科幻等元素從驚悚緊張揉化成療癒慰藉風格的功力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個作家的特色在於即使讀者只試閱那些網路書店上或書介宣傳贈本的部份內容
就能強烈的感受到一股流竄在字裡行間的溫暖氣息
濃烈的愛及滿溢的情
立即溫柔的暖暖包圍著觸碰書頁的人
像酌一口斟至杯口的咖啡奶泡
讓人既小心翼翼又迫不及待的走進他的世界
目前紀優已譯成中文版出版的作品除【然後呢
尚有【救救我!】【你會在嗎?】【因為我愛你】等書
每一部都帶有這種強烈的風格
而最新中譯本【我回來尋覓你】Je reviens te chercher一書則於本月上市




這本書所描述的是一個想要出人頭地、有所作為的男子
毅然斬斷與過去所有的牽連
而成了一個有聲望、有名有利的心理醫師
但這些風光的背後
這位名叫伊森的男子的內心卻沒有真正獲得喜樂與安穩
反倒卻對比似的越發黑暗及消沉
在一個極度不順的一天
一個孩子在伊森的診所自殺成功
在這天中他還任由自己最愛的女人完成結婚儀式
而日前放任自己玩樂的後果也在此時追上門
伊森被流氓討錢、毆打、暴力傷害
最後甚至被開了三槍
他要如何才能找回他的人生目標
將偏離的人生轉回幸福的正軌?
他要如何才能回頭去尋覓他最重要的人
為了保護這些人不受到命中註定的傷害
他又該如何扭轉這奇幻的時空之鑰呢?


容我為了描述這本書給我的感受而小小地爆雷
這本書的主軸採用跟Replay】【蝴蝶效應】等類似的方式
讓生命中最關鍵的日子反覆重播
讓主角藉著「已經歷」的這個優勢可在重獲人生機會時
得以改變某些重要的決定
以挽救原本已全盤皆輸的局面
也因此
命運與時間這種不可抗的因子
在這種科幻的筆法下
造就出迷人且寬廣的空間


伊森而言
這本書是他的一生
就像玩起畫滿直線橫線 規則是遇到線條就轉彎的樓梯圖
面對每一個人生分叉路口
他的決定牽引著他來到最終的結果
在那些決定中
可以看出紀優筆下的這個人物將千百種情緒糾纏在一起
有對未來的憧憬渴望
對自我目標的失去及無依
對感情的不安全感及逃避
以及在頓悟後不顧一切、全力一博的積極奮進
而伊森身為心理師的角色
也讓從他口裡冒出的具激勵開導作用的話語
與他真實的作為間呈現極大的反差
以這種方式來警惕人真的是很奇妙的
以療癒系小說來看待它
一方面讀者會在書中發現許多值得省思的句子
或是將某些段落視成鼓舞自己的慰藉
卻又常諷刺的發現它可能出現在情境完全相反的時間
像在警惕人留意理解與做到向來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一樣
不過我可是饒富興味的看待這種手法
因作者在伊森的人生中放進了許多人生路途中應抓緊的線索
提供給這個主角
也提供給讀者
卻將如何把握、如何取捨的決定權留給包括主角及讀者在內的所有人
間接驗證了人生其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決這麼簡單
明確的刻化出我們總是跟所有人牽絆在一起這個事實
而事實正是人生未知面如此繁多複雜
我們卻只能選擇極小的部份繼續下去
還不能悔改
又怎能不亦步亦趨?


對我而言
閱讀這本書除了依循著故事主軸外
還多了許多不同無關乎情節發展的意義
在翻閱書本時
隨著我隨著生活而瞬息萬變的各種心情
我意外的得到許多的療癒的文字及鼓舞的力量
那當下我竟忘了這個故事
只顧努力擷取這些片片段段
拼成屬於我自己的療癒暖流
那些隱藏在書中不甚枚舉的文字
經由這樣的過程
竟可以適當且流暢在重組後放入我的人生中
我發現這就是紀優的作品吸引人的所在
每個人的人生故事不可能相同
也不可能囊括進一本小說
但像這樣一個故事卻讓人在之中找到許多場景
先使讀者成了站在臺邊的配角
想著自己的人生與命運並抓緊屬於自己應有的機會
隨後轉身去導一部自己的人生電影
並自己演出這部最佳影片的最佳主角


所以
一個人一生中所歷經的一切
究竟是因果使然還是命運必然?


以前有個朋友問我一個問題
電視上獎金大放送的call in節目中常見的「機會」「命運」選項
你會選那一個?
朋友說「機會」
他寧可相信人定勝天
給了自己機會
才有勝天的可能
我當時卻選「命運」
只因我想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有些事情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不是你的強求也得不來
當時朋友說我太悲觀被動
我則對朋友的果敢積極一笑置之

但如今我有些改觀了
我發現那不該是單純因果或是命運的問題
而應是一種態度及承擔的過程
人生即使不能改變結果
也該為了一絲機會而奮戰
即使命運無法由己選擇
也該對著一點漏洞窮追猛打
抱著有一天城牆會因此而垮 而世界會朝美好而改變的心
就像讀這本書的我
因機會而得以翻閱
卻命定般的獲得我所要的知識
也像看此文的你
命運讓你因緣際會的點開頁面
卻創造了你去翻閱此書的機會


「請賜給我寧靜的心,以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事,請賜給我勇氣,以改變我能改變的,並請賜給我智慧,以分辨這兩者的差異。」寧靜禱告~ 試讀本p130

我發現自己開始靠著這句話過日子
尋覓我的人生


990714

感謝皇冠出版社提供試讀


--------------------------------------------------------------------------


【我回來尋覓你】Je reviens te chercher


紀優穆索(Guillaume Musso /     梁若瑜  /

皇冠出版社(2010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