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

【惡鄰】試讀~被憂慮撕裂的理智

當了母親之後
才真的體會出三字經裡頭孟母三遷故事的含意
也才真真正正的感受到居住地何其重要
硬體環境的優劣不僅僅涉及生存安全
也無時無刻的在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與每日情緒
而對幼小的孩子而言
居家周遭的一切更是以一種無所不在且無聲無形的方式
影響著他們成長的每一刻
瞧瞧不時可見新聞常有一些孩童在住所附近受害的報導
無論是人或是環境所造成的安全疑慮都如此之多
又如何能不叫做母親的擔憂且看重呢

愛米粒出版社在2018年的新書首發
便針對這個議題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這本名為【惡鄰】Fear的德國小說
描述一個育有兩子的家庭購屋搬入一處公寓後
才發現地下室的鄰居行徑令人感到有些詭異



這位領著社會福利度日的鄰居從過度頻繁的噓寒問暖
逐步變成常於不恰當時機點在這家庭的四周來回巡視
不僅讓人開始備感監視
也讓這對夫妻感到安全範圍被踰越
到後來
這位鄰居更直接指控這家的母親性侵及虐待孩子
反覆報警騷擾之餘
還開始寫一些不堪入目的詩放於門前
不堪其擾的夫妻雖尋求法律協助
卻因這位鄰居並沒有實際付諸任何的暴力行動
指控跟詩句也都尚不構成可以提告或是驅離的條件
因此均無任何一個合法單位可以處裡
夫妻兩人只好繼續生活在求助無門的狀況下
直到有天這個丈夫的父親
帶了槍來訪
殺了這位鄰居

其實我原本預期將會讀到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驚悚作品
那種像我常讀的例如史蒂芬.金等形式的驚悚小說
會有涼颼颼的陰涼氛圍
或是像【樓下的房客】劇情那樣真正有一個令人感到恐懼的角色
但這個故事卻出乎意料的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現
它表現給讀者的真切來說不算是那種嚇人的驚悚
反倒是去玩弄埋藏在正常人心底的那塊隱隱作祟的黑暗
以及被未知所引發並隨後無限放大的焦慮感
用這種迂迴的路線一步步直探恐懼與暴力的根源
故事是由這家庭的丈夫藍道夫為主述的自白紀錄寫成
主角一開始就明白的說出自己的父親來訪並殺了這位長期對他們造成困擾的鄰居
隨著藍道夫的自述
這位鄰居對這個家庭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清楚的呈現在讀者眼前
我們可以發現鄰居雖然沒有付諸任何行為暴力
卻用文字語言造成了恐慌
莫名的指控讓身為母親的妻子情緒崩潰失控
而藍道夫也開始對自己的日常行為疑神疑鬼
深怕自己真是如他所言傷害了自己的孩子
在無法順利取得法律保護之下
這位鄰居遭人同情的身份背景更是讓他們感到雪上加霜
藍道夫甚至覺得若事件鬧開
會被社會大會公審的很有可能反倒是自己
各種自己被誣陷成真的畫面在腦中無限放大
讓人在閱讀的時候都不免心想
要是這情況真給自己遇上了
想必二話不說一定立馬準備搬家
早些遠離為妙
畢竟有一位惡鄰不時騷擾的存在實在是給生活造成太大的壓力及安全疑慮了
尤其還涉及孩子的安危
誰知道這位詭異的鄰居心裡打的是什麼可怕的算盤啊
但矛盾的是
在作者的文筆鋪陳下
讀著讀著有時竟不覺得這鄰居有多可怖
反倒是因看清主角藍道夫的性格及念頭
產生了些許令人感到厭惡的感覺

「我們兩人頂多相隔十到十五公尺,兩個男人都躺在被子裡,腦袋擱在枕頭上,
表面看起來平靜無波,內心激動不安,彼此的人生糾纏交錯--
一個是已婚建築師,有美麗嬌妻和可愛子女的小康中產階級;
一個是由政府撫養長大、失業、無親無故、靠政府津貼度日。」

「 他看我的眼神一點也不帶大剌剌的威脅恫嚇,不殘暴,也沒有什麼惡意。
那眼神更像是求生意志和恐懼。」

藍道夫與原生家庭及現有家庭的狀況均不理想
藍道夫的妻子偶爾會大發雷霆的無法控制怒火
而藍道夫則對獨處的有越來越強烈的需求
他開始的逃避與妻子的互動
以致最後漸行漸遠
另一方面
藍道夫的父親因不明的心理焦慮愛槍成癡
且想訓練孩子自小使用槍械
但藍道夫卻無法忍受這樣的暴力及威脅感
還不斷的覺得父親會因某次的爭吵或動怒就拔槍開火
於是成長過程中
父子倆就逐漸演變成不說話的疏離狀態了
作者巧妙的讓讀者在了解這故事各個角色的性格弱點的過程中
尤其的針對主角藍道夫的作為及想法感到些許不快
那種厭惡不是快速產生
而是一絲一點累積而成的
到最後彷彿他才是造成這場不幸的矢作傭者
很不幸的
作者也讓他的主角這般的認為自己
藍道夫的言談中不時的帶著一種宣稱美好的懦弱
而實際上他也正活在這個偽裝的和平之中
最諷刺的是
這個家庭最後卻因著這個惡鄰事件
冰封關係逐步和解
以至於到頭來
有些說不清到底該歸罪於誰
又該歸功於誰

「如果惡行可以帶來好事,幸福也可能衍生壞事。活著,就得忍受這些矛盾。」

「毀了我家的人不是他,是我。」

事件的結局雖早已明白的點出是鄰居被殺害
但暴力與傷害的定義卻也因此令人思索了起來
究竟是他人惡意的言語及不定時的騷擾在傷害著這家人
還是在這之前
一切早已傷痕累累呢?

「他只用言語攻擊我們,從未有實際的暴力行為,他凌遲我們的心,卻未加害我們的身體,
他只是用複雜的文化工具--也就是詩,雖然寫得很差,攻擊我的家庭。到頭來,我們才是野蠻人。」

其實這本書原文書名【Fear】比中文書名更加貼切
因為這股恐懼、擔心、及憂慮的意味正是貫穿這本書的主軸
無形的焦慮是一股很強大的心理力量
引發的恐懼甚至可以毀了一個人
那根源或許來自原生家庭
或許埋在與生俱來的性格本能中
能讓人在還未釐清之前就自我毀滅
也能讓人明知其中道理卻仍裹足不前
能讓原本溫和的人選擇與他人玉石俱焚
也能讓原本外向豁達的人就此喪失自我

「那時我才了解父親的恐懼。我依舊不知道他憂心的理由,卻明白恐懼如何運作。
它們突然現身,表面看起來似乎毫無來由,像黑色斗篷般罩住你整個心房,吶喊著:『跑啊!』
你在心裡成了渾身發顫的小動物,你是嗅到野狼又看不到牠們的小鹿。
你魂不守舍,即使坐著、站著,魂魄已經不在原地,早已脫離軀殼,魂飛魄散。
這種無可忍受的緊張狀態會撕裂你,你還會覺得羞愧、無地自容。」

【惡鄰】這個故事利用這種憂慮的情緒
給讀者許多會糾結矛盾在心頭的心理議題
包括一些藏在人性深處而本不自知 直到遇上威脅才會出現的極端選擇
以及一些被未知恐懼誘發才會出現的毀滅念頭
和早就發覺但遲遲不肯承認的良善偽裝
也因此
這整本故事讀時令人忘卻現實
讀畢後又困於其中

「我們永遠過著至少兩種生活,尤其是做了重大決定之後:一個是我們決定過的日子,一個是我們決定放棄的人生。
我們在腦裡過著另一個人生,拿它比對現實狀況。」

「他們不知道我們心裡的恐懼,不明白我們有多害怕自己的念頭。」

「我們以前都住在泡泡中,因為恐慌,所以脫離現實世界、失去理智、捨棄自己良善的一面。
我們撤退到泡泡裡,在那裡過著焦慮的生活。」

總之
【惡鄰】絕對是個值得玩味思考的故事
畢竟誰能保證我們活在理智的世界時
不會因下一秒的擔心受怕
就此脫離常規呢?

也許
就發生在你翻開書頁的那一刻

107 0106


敗家傳送門:
博客來:【惡鄰】Fear

--------------------------------------------------

【惡鄰】Fear

德克.柯比威特(Dirk Kurbjuweit) /  著     林師祺 /譯

愛米粒出版(2018年1月1日)
ISBN:9789869520676

--------------------------------------------------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按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